155x35px;
1600x235px;

八都:做好古建筑“活態保護”讓歷史村落煥生機

來源:百家號 作者:每天熱資訊 更新于:2023-2-23 閱讀:

【來源:蕉城在線_鄉鎮】

本報訊(褚子強 黃婷婷)近日,記者走進蕉城區八都鎮黃氏繡花樓古建提升現場,只見幾名工人正在對古建內部進行修繕,古樸的木樓與天井內綻放的山茶花相映成趣,仿佛讓人置身舊時光。

據悉,八都黃氏繡花樓始建于乾隆年間,位于八都鎮鎮區公園路4號,為清代木結構閣樓建筑。建筑面闊三間,進深兩間,雙坡頂,占地1800平方米,兩進式建筑,依次由大門、天井、二門、門廳、天井、廂房、正廳、后天井以及南側附屬一座繡花樓組成。大門和照墻裝飾灰塑人物花鳥和對聯,充分體現屋主的講究和品味。主座為兩層建筑,樓上廳,大門開設在北廂處,鰲魚雀替雕琢精美。南側繡花樓為重檐閣樓建筑,飛檐斗角,龍首花鳥木雕栩栩如生,具有較高歷史價值。

但是由于種種原因,這里曾經荒廢過,一度淪為危房、鴨圈、雞圈。

“歷史古建的背后是豐厚的底蘊,寄托著我們八都人的情懷,所以一定要保護好。我們希望在完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,進行了功能的拓展,讓更多人來到這里體驗這座繡花樓的美好,讓古建更好地‘生存’!睋F場工作人員介紹,隨著國家對古建村落保護的日益加強,當地政府也提高了保護意識,因此希望借助近年來文旅產業發展的迅猛勢頭,讓古建煥發新生。

據悉,該樓目前定位主要是八都鎮史館、非遺傳習館及文創空間等,內部裝修已經完成大半,不久便可與廣大游客見面,后續運營方將加入書法、古箏、古琴、畬藥、雙音等內容,并引入時下流行的劇本殺,打造沉浸式旅游新體驗。

從原來的危房、鴨圈、雞圈到現在的茶舍、研學基地及展廳,八都黃氏繡花樓的巨大轉變是近年來八都鎮做好古建筑“活態保護”,讓歷史村落煥生機顯活力的一個縮影。

近年來,八都鎮結合霍童溪沿岸文旅建設,采用政府主導、企業參與、村民自治等多元保護模式,累計投入各類資金一千多萬元,恢復或修繕了八都村黃氏古民居、洋頭村神農廟等一批古跡古宅共40余處!巴ㄟ^修舊如舊等措施,保留了古民居、古祠堂等歷史文化遺跡遺存,并且用好村落古建筑和歷史文化資源,串點成線助推鄉村旅游!卑硕兼傁嚓P負責人表示。

截至目前,八都鎮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、一般不可移動文物22處、國家級傳統村落4個,是蕉城區古跡與古村風貌保留最為完好的鄉鎮之一。

“我們既要保留古建筑原始的生態肌理和文化遺產,也要將傳統建筑保護與全域旅游發展結合起來,讓人記得住鄉愁、留得下記憶!卑硕兼偢辨傞L王正朗表示,下一步八都鎮將繼續在尊重古建歷史及原生風貌的基礎上,結合區域的環境文脈,對古建進行基礎設施升級并注入不同功能,使古建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,助力鄉村振興。

上篇:

下篇:

地址:蘭州市安寧區連城鋁業大廈16樓   電話:0931-2216666    郵編:730030

© 2014-2023TGVISION. All Right Reserved. 隴ICP備15000073號 版權所有 甘肅古典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設計制作 宏點網絡 icon甘公網安備 62292302000106號

亚洲精品A片久久久久久久